10条孔子语录,让你深入了解“做人,做事”!【论语】白话为政篇
时间:2024-11-15 09:32:25
孔子说:“做官要以德治国,就像北极星一样,坚定守在自己的位置,众星都会围绕它而移动。”
孔子说:“《诗经》有三百篇,一句话概括就是:‘思想不要邪。’”
孔子说:“治理国家要靠法律来制裁,这样百姓就会灭罪而不耻;而如果用德来感化,用礼来规范,百姓就会感到惭愧而有所自律。”
孔子说:“我十五岁时就立志学习,三十岁成家立业,四十岁不再怀疑,五十岁才懂得人生的真谛,六十岁时听从老人的意见,七十岁时遵从自己的内心需求,不轻易越过底线。”
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,孔子回答说:“就是不违背父母的意愿。如果他们还活着,就要用礼来侍奉他们,如果他们已去世,就要用礼来安葬、祭拜他们。”
孟武伯问孔子什么是孝,孔子说:“只有在父母患病的时候,才能真正感到孝心忧虑。”
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,孔子说:“现在的孝顺只是会养活父母,但就算是狗马也能够养活,没有尊重,有何区别呢?”
子夏问孔子,怎样才算是孝,孔子说:“难啊!如果有事情,弟子要替先生承担辛劳;有酒有食,先生要先享用,这也算是孝心吗?”
孔子说:“我和颜回上午到晚上说个不停,毫不违背,有时候甚至像傻子一样不停地问,但是回过头来会反思自己,发现有不足之处,颜回也不是傻子。”
孔子说:“看一个人的所从事的,看他的方向、看他的安身立命之所,才能了解他是优秀还是平庸。”
孔子说:“通过学习古代的知识,可以更好地领悟新的知识,也就能做一个好老师。”
孔子说:“君子不是什么都会做,而是会选择适合自己的。”
子贡问孔子,怎样才算是君子,孔子说:“先说话后行动。”
孔子说:“君子的行为周全而不偏颇,小人只会比较而不会全面考虑。”
孔子说:“只有学而不思考就会没有收获,思考而不学习就会事倍功半。”
孔子说:“攻击别人的信仰就是自己的危害。”
孔子说:“由啊,我教你如何认识世界。认可自己所知道的,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,这才是真正的认识。”
子张在学习如何管理财政。孔子告诉他:“知道得越多,就会越多产生疑惑,所以要慎重地发言,这样就会避免出错;如果行动小心谨慎,就会少犯错误。言行慎重,福气自然会降临。”
哀公问:“怎样才能让百姓服从?”孔子回答说:“只有公正明确的处理公案,让好人得到好处,坏人受到惩罚,百姓才会信服;而如果你曲解公理,让正直者受罚,坏人逃脱,百姓就不会服从。”
季康子问:“怎样才能以劝诱民敬重忠诚?”孔子说:“表现出庄重,百姓就会敬重你;表现出孝慈,百姓就会忠诚你;如果你只是说说好话,教育不了人,那么就要用强制的方式去劝导。”
有人问孔子:“先生,你怎么不做官?”孔子回答说:“《尚书》上说,‘孝顺,只是孝顺,朋友要像兄弟一样相处’。我为人行事要知道孝敬父母,同时也可以把这些行为推广到官场上,这样就算是在官场上,我也算是在行使职责。”
孔子说:“如果一个人没有信用,那么他的能力就毫无用处。就像大车需要輗才能行走,小车需要軏才能行走一样。”
子张问:“十代人就能够理解吗?”孔子回答说:“殷朝受到夏朝礼仪的影响,其中的得失可以了解;周朝受到殷朝礼仪的影响,其中的得失也可以了解。就算是继承周朝的礼仪,也经历了一百代人,也可以理解其中的得失。”
孔子说:“祭祀除了祭祀自己的祖先以外就是谄媚他人;没有勇气去实践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,就是没有勇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