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6条“领导思维”,都是生存法则!
时间:2024-12-28 15:55:46

01
当了领导以后才明白,在中层以下,通过努力工作和积极付出尚且还能取得进步,而到了中层及以上,能不能继续发展进步,则主要依赖于上面有没有人赏识,以及愿不愿给机会。
所以,人生最难的不是提升能力素质,而是得到施展才华和能力的机会。
机会往往比能力更重要。若是上面不给你机会,那不管你再积极再努力,也不可能突破职场秩序,获得阶层的跃升,毕竟游戏规则就是这样,自上而下,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。
02
当了领导以后才明白,领导很多时候并不期望下属能力素质很强,而希望下属听招呼守规矩,如果两者只能择其一,那领导一定会选择那个能力不是那么强但绝对听招呼的下属。
领导要的是可控,要的是下面的人贯彻自己的意志、执行自己的决定,而不是“唱反调”。
所以,很多领导内心都有一种不安全感,害怕权力的失控,害怕自己地位的动摇。鉴于此,下属若是能够做到多请示常汇报,那一定会消减领导的这种不安全感,进而赢得领导信任。
03
当了领导以后才明白,说话的时候一定要“过脑子”,拿不准的话斟酌着说,答应许诺的话最好少说,评价定性的话坚决不说。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留点余地,进退都有选择。
领导的嘴若是跑起了火车,那伤害的不仅是单位的建设,更是领导的管理权威。
再说了,都当领导了,还想到什么就说什么,没有一点心机和城府,那铁定是当不好领导的。要知道,越是聪明的领导,就越是善于隐藏自身的想法,非必要的时候不会彰显态度。
04
当了领导以后才明白,不能以“好坏”这种指标简单地区分下属,而应该以“有没有用”的价值指标给下属分类,并让不同的下属去处理不同的事情,以达到全局兼顾,以及利益最大化。
事实上,任何下属都有可取可用之处,关键在于领导想不想用、会不会用、善不善用。
从这个角度出发,“一碗水端平”这种偏向于极端(绝对公平)的想法,有时候是不适用于职场的,毕竟只有主观制造亲疏远近,才能最大化地调动下属,也才能实现想要的利益。
05
当了领导以后才明白,职场都是讲圈子和价值的,凡是能够进入特定圈子的人,都是具有一定价值体量或者社会资源的,就像领导跟领导们都是一个圈子,而不是跟下属一个圈子。
讲感情是必要的,但在感情背后还充斥着各种利益,而这就是真实的职场。
所以,作为职场人,很多时候要更加理性地看待职场社交和关系,毕竟联系关系的目的还是为了利用关系,一个人若是没有足够的价值,谁会跟他“玩”,这显然不符合主流逻辑。
06
当了领导以后才明白,不能跟下属一起干不符合身份和地位的事情,否则一旦把自己的把柄留给别人,万一遇有利益纷争或冲突,那就非常被动了,轻则被要挟,重则阴沟里翻船。
领导和下属的利益,很多时候都是有矛盾和冲突的,要想不受要挟,那还是做到洁身自好。
其实在职场上,下属亲近领导只有一个目的,那就是得到领导的提携和照顾,以及获得实惠和利益。当领导的千万不要自我迷失,下属崇拜的不是你,只是你手中的权力资源而已。
